中国葡萄种植始于夏朝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地区
任何一种农作物的起源,其实都经历了从野生果实的采集,再到野生品种的驯化以及大规模种植阶段。葡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据考古实物追溯大概有6000年-7000年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葡萄种植是从外部传入中国的。那么葡萄种植最早传入中国,当时是什么朝代呢?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是新疆,当时的新疆和中亚古国一起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有了种植葡萄的历史,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此地区属于西域,但西域在地理文化概念上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西域指的是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昆仑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乃至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上的西域则是玉门关以西通过狭义上西域所能到达的全部地区,甚至包括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西域的葡萄种植技术乃至葡萄酒酿造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内地已经出现了葡萄种植技术,从考古发掘资料和典籍记载可以看出,秦咸阳宫殿中已经有了葡萄的壁画,这当然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影响,但可以证明,葡萄种植技术已经从西域传入到中国内地。


当然,追溯人类葡萄种植技术,历来众说纷纭,乃至有10个起源中心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新疆地区是途径传播的一个重要节点,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葡萄种植技术传播的过程中,从西域到中原,经历的路径也不是固定的一条线路,而是两条线路。


其一,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是新疆,时间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当时中国处于夏朝或先夏时期;
其二,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则是由新疆传入内地,时间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当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其三,中原最早的葡萄种植传入有两个来源,一个由北疆到东疆再到内地, 一个是经帕米尔到南疆再到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