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新闻报道称,一家四口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证实,是同时食用了螃蟹和柿子所致的。但是发病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也就是并没有找到具体的致病因素。
在网上经常流传着“柿子+螃蟹=毒药、柿子+牛奶=结石”这样的说法,那么到底是真是假?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祖国医学表示,柿子属于性寒食物,含有大量果胶和柿胶酚,且柿核和柿皮中居多。在未熟透的柿子中,含有大量鞣质。如果吃太多柿子的话,会导致鞣质遇到胃酸凝结成块——胃柿石,对胃造成损害。
1. 未熟透的柿子和螃蟹不可同食
螃蟹的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未熟透的柿子和螃蟹同食,会导致部分蛋白质与鞣酸相遇发生凝结,形成鞣酸蛋白,导致胃部不适 。
2. 控制量且熟透,可同食
虽然熟透的柿子鞣酸含量很少,但是也不能过量食用。因此,在控制好量的前提下 ,熟透的柿子和螃蟹是可以同食的。

1. 不可空腹同食
有研究表明,在高浓度胃酸条件下,鞣质更容易跟蛋白质、果胶发生凝聚反应形成鞣酸蛋白。
因此,对于胃肠道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食用柿子和牛奶 。
2. 控制量且熟透,可同食
没有熟透的柿子中含有鞣酸,鞣酸和蛋白质相遇会形成鞣酸蛋白,对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控制好量的前提下 ,同时食用熟透的柿子和牛奶是可以的。

1. 市场上售卖的柿子基本都有经过脱涩处理,鞣酸含量比较低,可以放心食用。
2. 一些路边售卖或所谓自家种植的柿子,可能并没有经过脱涩处理,不要随意食用。
3. 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最好不要空腹吃。
4.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太好的人,尽量少吃柿子,特别是味道太涩、未成熟的柿子。
5. 若食用柿子后,经常会感到胃部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