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寺是求子的
普陀山的名气有多大,用众人皆知不过分吧,你知道普陀山上最鼎盛的时候有多少座寺院吗?三百多座,是的,就是三百多座,几乎遍布整座小岛的每个角落。
如今仍然留存有四十多座,有的对外开放,有的只是出家人修行之地,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有三座,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除三大寺之外还有一座院,是普陀成为观音圣地的第一座寺院。来普陀朝拜的,不论是游客还是香客,这三寺一院是必来打卡之地。
一、不肯去观音院
来普陀第一柱香要在这里上!看到这个名字“不肯去观音院”就让人费解,念起来还拗口,为何会有这样的一个名字呢?
那要先听一个传说故事,曾有一位日本僧人贪恋五台上的一尊观音像,想请回日本,师父并未答应,日僧便把圣像偷了出来一路逃跑到舟山,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无法继续东渡,不得已将偷来的观音像交给当地渔民。这尊圣像因不肯随日僧东渡而得名“不肯去观音”,这尊观音像从此便留在了普陀,成为普陀山上的第一尊观音像,日后越来越多的人得知此事,慕名而来朝拜建寺,普陀逐渐成为人信众供奉观音的圣地就是由此开始的,所以要把第一柱香上到这里。
大家如果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同名电影了解一下。









普陀山上风景最美,景观最多的当属普济寺,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屡毁屡建,到了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下诏重建寺庙,并赐题额“普济群灵”。该寺为普陀山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三大寺之一。
在普陀岛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犹如一处世外桃源,殿堂、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风格,随便找一块地方坐下来就像置身在一幅画卷中。
普济寺不仅景色最美,也是普陀山上一些重大节日活动的主办场地,每年的几大佛节这里必是人山人海,别说上香了,就是想挤进门来都是个问题。
看视频更精彩:这就是普陀山,我们终于来了










普陀山上最负盛名的就是法雨寺了,因为这里有两位我们非常熟悉的高僧在此修行过,一位是净土宗师印光法师,一位是集诗词歌赋、金石书画、话剧歌曲等世间才学于一身,又将佛学律宗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在法雨寺潜心著述40年,文章风行全国,成为净土第十三代祖师。
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山白华顶座,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匾额,故得此名。
现在看到的这块“天华法雨”是弘一法师题字的,当年弘一仰慕印光大师几次三番恳求大师收自己为徒,印光大师一句道破天机,觉得自己怎么能给菩萨当老师呢?无奈印光大师架不住弘一软磨硬泡就收了这个菩萨级别的徒弟。弘一来到普陀拜在印光大师座下修习数日后,如愿离去,还留下了这四个字。
看视频更精彩:真实的普陀山,一起来朝拜吧







普陀山的最高处是佛顶山,慧济寺就位于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很多信众从天不亮就开始三步一叩首朝拜佛顶,普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是普陀三大寺规格最小的一座,但却是求子心切的人们最为崇拜的观音道场。据说善男信女为延续后代来到慧济寺虔诚礼拜,都可以如愿得子,是送子观音的加持得了子还是自身福德具足得了子,就看各人的理解和造化了。












很多人来普陀就是朝拜,很多人对朝拜持有不理解,很多人纯粹就是为了留下足迹,不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来普陀,放下世俗放空自己,用心感受岛上的自然风光、古建、景观、历史、文化,甚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我相信你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带上老妈走遍中国我们一直在路上,以各地名山大川古建寺院为主,感兴趣的移步到主页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