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碳排放权(CER)?
碳排放权,即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的由来。 2005 年,伴随《京都议定书》生效,碳排放权成为国际商品。碳排放权交易的标的称为“核证减排量(CER)”。
排放权从哪里来?配额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并存 。
1)一级市场一般由各省发改委进行配额初始发放的市场 ,分为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
其中:有偿分配附带有竞价机制,遵循配额有偿、同权同价的原则,以封闭式竞价的方式进行。
2)二级市场是控排企业或投资机构进行交易的市场。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 ,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 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双方一般通过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交易。



三、什么是碳排放配额、自愿减排量(CCER)?
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第一类,配额交易 ,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 ,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第二类,作为补充,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 CCER 交易 。CCER 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碳抵消” 是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抵消。抵消信用由通过特定减排项目的实施得到减排量后进行签发,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森林碳汇项目等。
碳市场按照 1:1 的比例给予 CCER 替代碳排放配额,即 1 个 CCER 等同于 1 个配额,可以抵消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
四、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
目前国内碳市场包括8大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个人无法参与全国碳市场。8大试点交易市场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深圳、天津、重庆、福建,它们大部分都允许个人参与。 想参与碳交易的个人可以直接去这些市场开户,至于如何开户,可以浏览下面的相应的官网链接,查看开户指南及条件信息,或者添加下方碳交易研究所专属客服咨询 。
类似于股票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首先需要向排放权交易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开立交易账户,再领取席位号、绑定银行卡、网银签约等一系列操作后,投资者便可通过网上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而与股市的不同之处在于,炒股者只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空间,但参与碳交易的个人需要更高的风险识别能力。
每一个交易所的开户条件不一样,需以官网提供的信息为准。开完户后就去下载相应交易所的交易软件,登录进去,然后就可以炒碳了。
下一步是买碳产品了,一般来说,交易所里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地方碳市场的配额,叫做xxEA ,比如上海碳市场就叫SHEA,这种产品只能在当地碳市场流通。
还有一种产品叫做CCER ,这个是可以全国流通的,未来还可能用于全国碳市场(注意是可能,现在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则还没出),所以理论上CCER的升值潜力更大。不过要记住,CCER是分类型的,一类的CCER才可能用于碳市场里的控排企业履约(注意是可能,并不是一定),三类CCER只能用于自愿减排市场搞搞碳中和什么的。所以一般一类要贵一些,三类要便宜一些。不要问什么没有二类,问就是没有。
部分交易试点还有比较特殊的第三种产品,就是当地的CER,比如广东的PHCER,福建的FFCER等,这些CER不是全国通用的,购买时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