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来说,读书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想上都不行。一个都不能少但古代想读书可没有那容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的地位基本是高高在上,大部分是私塾,文化人的种子比较少,能去著名书院的可不简单。
闲话少说,看看大家有没有熟悉的书院
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历经了宋、元、明、清几代,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府,1912年湖南高等学堂停办,迁入湖南优级高等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以岳麓书院所在地为校址,成立了湖南大学。在此意义上,岳麓书院可谓是“千年学府”。
白鹿洞书院:在南唐初元年间,白鹿洞正式命名为白鹿洞书馆,亦称“庐山国学”,成为讲学和藏书的地方。在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孙琛在旧址上修建学馆十间,称“白鹿洞之学堂”。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得以扬名于国内。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处的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噪。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始建于后晋时期,在北宋得到发扬。开始为戚同文讲学的地方,1009年,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1043年将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但如今完整的学院已不存在。
我是湖南人,暂时还只去过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岳麓山上。门上对联应该很出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图片来源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