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伴随着游戏,成长了数十年。到了今天更成为大部分类型游戏的最佳交互手段,但智能手机的诞生,催生出专为触控屏幕而生的手游,而开发商们也为了这种游戏交互形式,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自己的创作习惯。
不过如今手游市场吹起了一股文艺复兴的风潮,把以往一些主机游戏 IP 搬到了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另外不忘把那套交互方式也一并呈上,针对手柄的优化工作纷纷上马。

1. 帕斯卡契约
这是我们能在移动端玩到最好的类魂游戏之一,同时也是对手柄支持得最棒的游戏之一。包括打斗、UI、菜单在内的界面,玩家都能用手柄进行交互和操作,他们就连用顶部按键切换菜单栏选项这个主机独有的交互方式也带了过来。

2. 神界:原罪 2
我在之前《抱着 iPad Pro 玩了两天游戏》一文里提到过这款游戏,它的原作属于 CPRG,本身是为 PC 平台而造,UI 界面元素众多,更适合用键鼠那一套交互方案,不过它也同步登录了主机平台,所以那时候也把手柄操控给加上了。
于是当它在 2021 年初移植到 iOS 平台时,也顺理成章地把「键鼠+手柄」那一套操作方案搬到了这里。

这款游戏在 Steam 上把我虐得够惨,但不服输的我还是在 iPad 上买了一份。不过我依旧选择用手柄游玩,操作起来要比触控舒服许多,而且也很少出现误操作的情况,这游戏本身就是 Roguelike 类型,没必要再给自己添加操作难度了。

4. 原神
大伙都说原神是跑分软件,但米哈游对这款游戏还是十分上心的。RPG 类型天生就适合用手柄进行游玩,所以制作组在手柄优化方面没少下功夫。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当进入到公告界面后,或许是程序员小哥忘了给这个界面设置映射,在此界面手柄功能全失,回归到触控交互,只好把手伸前去按关闭键。

另外在选择了手柄交互之后,触控功能就被屏蔽了(除了公告界面)。
5. 鬼泣 巅峰之战
主机上的经典动作 IP,当然得用手柄玩才对味,事实也正是如此。强烈建议鬼泣老玩家一开始就用手柄去玩,只有用手柄搓出连招才最有成就感。看着但丁在 iPad 上以 120Hz 的流畅度打出无限 Combo,不也蛮有成就感的吗?

然而,当我结束战斗,进入剧情时,交互又回到了触控模式,说实话这有点出戏。这也是许多支持手柄操作手游的通病了。
6. 狂野飙车 9
说真的,我在狂野飙车 9 中用触屏和手柄操作,得到的是截然不同两种游戏体验,前者总觉得像是在玩华容道,只能在屏幕上左右生搓,而后者则让它更像一款正经赛车游戏了。

7. 使命召唤手游
我在主机上玩 FPS 游戏遭过的罪,在使命召唤手游版上被完美复刻。这是句玩笑话,但这游戏确实把用手柄玩射击游戏的感觉全盘移植过来了,连辅助瞄准都带过来了。
我作为 3 年射击手游老玩家,切换至手柄游玩的前几分钟时间里,确实有点不太习惯。转向的效率和精度都不是很高,不过一旦习惯了辅助瞄准的逻辑后,也能很快将准心定位到敌人身上,再花点时间练习右摇杆压枪,基本上手感就回来了。

是好是坏,全看玩家习惯了。
此外当我用手柄去玩时,游戏会判定我为外设玩家,会自动给我匹配其他手柄玩家,所以不必担心公平性。
8. 流星蝴蝶剑
这款游戏的名字如雷贯耳,当年武侠动作 IP 的巅峰,如今被搬到了移动端。可以随时随地玩到这款经典作品固然是好事,但用触控操作去玩,总觉得不太对。
但我打开 iPad,接上手柄之后,过去熟悉的手感又回来了,手柄与游戏之间没有明显延迟,出招迅速,打击感不错。

9. 光遇
光遇所讲述的故事,无需我赘述了。而这样一款诗意满满的游戏,对手柄设备的优化工作做得还算可以,或许是这种交互方式,更能让玩家心无杂念地沉浸在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里吧。

10. 元气骑士
我曾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在玩这款游戏,元气骑士把「像素风」、「动作」、「刷刷刷」这几个要素集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爽快的休闲动作游戏,此外它对手柄也进行了部分优化。
在打斗过程中,移动、射击、切换武器都能用手柄进行操作,但弹窗和菜单就只能用触控了,所以我更偏向用搓屏幕的方式去玩,毕竟它本质上还是一个让人随时随地来一把的游戏,外接手柄反而破坏了这种随意游玩的感觉。

iPad 与 3A 大作之间隔着一个 Xbox 云游戏平台,只要有条件登上,就能玩到「光环」、「战地」、「地平线」、「辐射」等众多 3A 作品,而它们本身就是主机游戏,天生自带手柄优化光环,所以玩家也无需存有任何顾虑。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我发现专为手柄优化的手游列表变得越来越长,整体趋势向好,这得益于移动设备性能的进步之神速,因此才能诞生出更好画质、更佳体验的作品。
虽说在我撰写本文的过程中,还是遇到没有震动反馈、无法在菜单界面进行手柄操作、主流手游不支持手柄等问题,但请再给开发者些时间,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手游时代的手柄玩家,有机会看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