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能吃点什么补补肾吗?”相信这个问题肾科医生都不陌生。民以食为天,肾病患者更关心自己的饮食。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不是“补肾”而是应该重视合理的饮食合理。饮食可以直接影响肾脏疾病的发展。


(插图来源于网络)
最为基本的肾病患者的饮食为“低盐和优质低蛋白”。那么,应该如何将这句口号付诸实践呢?
一、低盐饮食
这是肾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基石。低盐饮食严格讲就是限制含钠高的食物摄入。主要分为两大类:


(插图来源于网络)
(1)调味品类,包括常用的食盐、味精、酱油等,可以使用控盐勺将每日摄入盐的量控制在2~3克(一个啤酒瓶的盖,去掉胶垫,可装6克盐) 或4~5克味精或10~15毫升酱油(单用),若同时食用则应酌量减少。市售的低钠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钾,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的患者中易导致高钾血症,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故在食用这类盐增加咸味前应咨询医师。


(插图来源于网络)
(2)腌制食物类,最为常见的是咸菜、腊肉、腊鱼、香肠等,此类食物低盐饮食者应禁用,至少是尽量少食用。推荐摄入天然新鲜的食物调味,如柠檬、蒜等,这类食物含钠量一般偏低,同时丰富口感,还能达到少用盐、味精和酱油的目的。可见低盐饮食是不难做到的。


(插图来源于网络)
二、优质低蛋白饮食
食物蛋白质分为两类:(1)优质蛋白,能提供人体必需氨基酸,比如各类蛋白、牛奶、猪肉、牛肉、羊肉、家禽、鱼等动物蛋白;(2)非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少,比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过多摄入后会加重氮质血症。


(插图来源于网络)
慢性肾炎病人则应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即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天。值得注意的是,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肾病患者,由于尿中丢失蛋白较多,应采用优质高蛋白饮食,即摄入1.0~1.2克/公斤/天的蛋白。


(插图来源于网络)
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尽相同,可以查询食物成分表或与主管医师、营养师交流、沟通,结合您的生活习惯,共同制定合理、健康的肾病食谱。


(插图来源于网络)